國家安全概念和重要意義 > 國家安全的十三個領域
國家安全的十三個領域
一、國家安全的定義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持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二、涉及國家安全的十三個領域

(圖片來源: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站)
國家安全涉蓋多個重點領域,當中包括:
1.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包括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為國家安全的根本。
2.國土安全
國土安全包括領土以及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安全等方面,核心是指領土完整、國家統一,邊疆邊境、領空、海洋權益等不受侵犯或免於威脅的狀態,為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3.軍事安全
軍事安全包括軍事力量、軍事戰略和領導體制等方面,是指國家不受外部軍事入侵和戰爭威脅的狀態,和保障這一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4.經濟安全
經濟安全包括經濟制度安全、經濟秩序安全、經濟主權安全、經濟發展安全等方面,為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基礎。
5.文化安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安全是指一國文化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為確保民族、國家獨立與尊嚴的重要精神支柱。
6.社會安全
社會安全包括社會治安、社會輿情、公共衛生等方面,是指防備、消滅、控制直接威脅社會公共秩序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等,涉及打擊犯罪、維護穩定、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為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7.科技安全
科技安全包括科技自身安全與科技相關領域的安全,涵蓋科技人才、設施設備、科技活動、科技成果、成果應用等多個方面,為支撐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和技術基礎。
8.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包括網絡基礎設施、網絡運行、網絡服務、資訊安全等方面,為保障與促進資訊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
9.生態安全
生態安全是指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包括水、土地、大氣、生物物種安全等方面,處於不受或少受破壞和威脅的狀態,並致力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10.資源安全
資源安全包括可再生資源安全、不可再生資源安全等,是要保證水、能源、土地、礦產等多方面資源充足、穩定和可持續供應,它跟國家戰略和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
11.核安全
核安全包括和平利用核能和核技術,防止核擴散,加強管理、監管和保護核設施、核材料、核活動和核廢料處置,強化核事故應急體系和應急能力,加強有效應對與防範核威脅、核攻擊的能力。
12.海外利益安全
海外利益安全包括保護海外中國公民、機構、企業安全和正當權益,以及海外戰略性利益等方面不受威脅和侵害。
13.新型領域安全
新型領域安全包括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和極地安全。維護生物安全主要是要保護生物資源,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及防範生物威脅等。
太空安全、深海安全與極地安全則是指增強安全進出、科學考察、開發利用的能力,加強國際合作,維持在太空、國際海底區域與極地的活動、資產和其他利益的安全。
重點解說
1.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2. 國家安全共涉及十三個領域,分別是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新型領域安全。